常用类库
# 1.平时常用的开发工具库有哪些
Apache Common
- Apache Commons是对JDK的拓展,包含了很多开源的工具,用于解决平时编程经常会遇到的问题,减少重复劳动。
Google Guava
- Guava工程包含了若干被Google的 Java项目广泛依赖 的核心库,例如:集合 [collections] 、缓存 [caching] 、原生类型支持 [primitives support] 、并发库 [concurrency libraries] 、通用注解 [common annotations] 、字符串处理 [string processing] 、I/O 等等。 所有这些工具每天都在被Google的工程师应用在产品服务中。
Hutool
- 国产后起之秀,Hutool是一个小而全的Java工具类库,通过静态方法封装,降低相关API的学习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
Spring常用工具类
- Spring作为常用的开发框架,在Spring框架应用中,排在ApacheCommon,Guava, Huool等通用库后,第二优先级可以考虑使用Spring-core-xxx.jar中的util包
# 2.Java常用的JSON库有哪些,有啥注意点
- FastJSON(不推荐,漏洞太多)
- Jackson
- Gson
- 序列化
- 反序列化
- 自定义序列化和反序列化
# 3.Lombok工具库用来解决什么问题
我们通常需要编写大量代码才能使类变得有用。如以下内容:
toString()方法hashCode()andequals()方法GetterandSetter方法- 构造函数
对于这种简单的类,这些方法通常是无聊的、重复的,而且是可以很容易地机械地生成的那种东西(ide通常提供这种功能)。
@Getter/@Setter示例
@Setter(AccessLevel.PUBLIC)
@Getter(AccessLevel.PROTECTED)
private int id;
private String shap;
2
3
4
@ToString示例
@ToString(exclude = "id", callSuper = true, includeFieldNames = true)
public class LombokDemo {
private int id;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输出LombokDemo(super=LombokDemo@48524010, name=null, age=0)
System.out.println(new LombokDemo());
}
}
2
3
4
5
6
7
8
9
10
@EqualsAndHashCode示例
@EqualsAndHashCode(exclude = {"id", "shape"}, callSuper = false)
public class LombokDemo {
private int id;
private String shap;
}
2
3
4
5
# 4.为什么很多公司禁止使用lombok
可以使用而且有着广泛的使用,但是需要理解部分注解的底层和潜在问题,否则会有坑:
@Data: 如果只使用了@Data,而不使用@EqualsAndHashCode(callSuper=true)的话,会默认是@EqualsAndHashCode(callSuper=false),这时候生成的equals()方法只会比较子类的属性,不会考虑从父类继承的属性,无论父类属性访问权限是否开放。代码可读性,可调试性低 在代码中使用了Lombok,确实可以帮忙减少很多代码,因为Lombok会帮忙自动生成很多代码。但是这些代码是要在编译阶段才会生成的,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,其实很多代码其实是缺失的。
Lombok有很强的侵入性
- 强J队友,如果项目组中有一个人使用了Lombok,那么其他人就必须也要安装IDE插件。
- 如果我们需要升级到某个新版本的JDK的时候,若其中的特性在Lombok中不支持的话就会受到影响
Lombok破坏了封装性
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定义一个购物车类:
@Data
public class ShoppingCart {
//商品数目
private int itemsCount;
//总价格
private double totalPrice;
//商品明细
private List items = new ArrayList<>();
}
//例子来源于《极客时间-设计模式之美》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我们知道,购物车中商品数目、商品明细以及总价格三者之前其实是有关联关系的,如果需要修改的话是要一起修改的。
但是,我们使用了Lombok的 @Data 注解,对于itemsCount 和 totalPrice这两个属性。虽然我们将它们定义成 private 类型,但是提供了 public 的 getter、setter 方法。
外部可以通过 setter 方法随意地修改这两个属性的值。我们可以随意调用 setter 方法,来重新设置 itemsCount、totalPrice 属性的值,这也会导致其跟 items 属性的值不一致。
而面向对象封装的定义是:通过访问权限控制,隐藏内部数据,外部仅能通过类提供的有限的接口访问、修改内部数据。所以,暴露不应该暴露的 setter 方法,明显违反了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。
好的做法应该是不提供getter/setter,而是只提供一个public的addItem方法,同时去修改itemsCount、totalPrice以及items三个属性。(所以不能一股脑使用@Data注解)
- 此外,Java14 提供的record语法糖,来解决类似问题
public record Range(int min, int max) {}
# 5.MapStruct工具库用来解决什么问题
MapStruct是一款非常实用Java工具,主要用于解决对象之间的拷贝问题,比如PO/DTO/VO/QueryParam之间的转换问题。区别于BeanUtils这种通过反射,它通过编译器编译生成常规方法,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效率。
举个例子
@Mapper
public interface UserConverter {
UserConverter INSTANCE = Mappers.getMapper(UserConverter.class);
@Mapping(target = "gender", source = "sex")
@Mapping(target = "createTime", dateFormat = "yyyy-MM-dd HH:mm:ss")
UserVo do2vo(User var1);
@Mapping(target = "sex", source = "gender")
@Mapping(target = "password", ignore = true)
@Mapping(target = "createTime", dateFormat = "yyyy-MM-dd HH:mm:ss")
User vo2Do(UserVo var1);
List<UserVo> do2voList(List<User> userList);
default List<UserVo.UserConfig> strConfigToListUserConfig(String config) {
return JSON.parseArray(config, UserVo.UserConfig.class);
}
default String listUserConfigToStrConfig(List<UserVo.UserConfig> list) {
return JSON.toJSONString(list);
}
}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# 6.Lombok和MapStruct工具库的原理
会发现在Lombok使用的过程中,只需要添加相应的注解,无需再为此写任何代码。自动生成的代码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?
核心之处就是对于注解的解析上。JDK5引入了注解的同时,也提供了两种解析方式。
- 运行时解析
运行时能够解析的注解,必须将@Retention设置为RUNTIME, 比如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,这样就可以通过反射拿到该注解。java.lang,reflect反射包中提供了一个接口AnnotatedElement,该接口定义了获取注解信息的几个方法,Class、Constructor、Field、Method、Package等都实现了该接口,对反射熟悉的朋友应该都会很熟悉这种解析方式。
- 编译时解析
编译时解析有两种机制,分别简单描述下:
1)Annotation Processing Tool
apt自JDK5产生,JDK7已标记为过期,不推荐使用,JDK8中已彻底删除,自JDK6开始,可以使用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来替换它,apt被替换主要有2点原因:
api都在com.sun.mirror非标准包下
没有集成到javac中,需要额外运行
2)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
JSR 269: 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 (opens new window)自JDK6加入,作为apt的替代方案,它解决了apt的两个问题,javac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实现了该API的程序,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编译器做一些增强,这时javac执行的过程如下:
Lombok本质上就是一个实现了“JSR 269 API”的程序。在使用javac的过程中,它产生作用的具体流程如下:
javac对源代码进行分析,生成了一棵抽象语法树(AST)
运行过程中调用实现了“JSR 269 API”的Lombok程序
此时Lombok就对第一步骤得到的AST进行处理,找到@Data注解所在类对应的语法树(AST),然后修改该语法树(AST),增加getter和setter方法定义的相应树节点
javac使用修改后的抽象语法树(AST)生成字节码文件,即给class增加新的节点(代码块)
从上面的Lombok执行的流程图中可以看出,在Javac 解析成AST抽象语法树之后, Lombok 根据自己编写的注解处理器,动态地修改 AST,增加新的节点(即Lombok自定义注解所需要生成的代码),最终通过分析生成JVM可执行的字节码Class文件。使用Annotation Processing自定义注解是在编译阶段进行修改,而JDK的反射技术是在运行时动态修改,两者相比,反射虽然更加灵活一些但是带来的性能损耗更加大。